围棋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有时我甚至在想,她是不是神的赐予?只要你接触了她,就会无可救药的迷恋上她。围棋到底有什么魅力,让古往今来如此多的才子佳人如痴如醉?
美。
只有美,才能忘忧清乐,无怨无悔;只有美,才能千载传承,历久弥新。
灿烂的星空、辽阔的草原、动听的音乐、优美的曲线……,美好的事物总能使人感到愉悦。对美的体验和追求是人类不断进步的动力。
其实不独人类,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物种的进化都是在追求美的过程中进行的。
鸟雀的审美趣味最容易被我们发现,因为它们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形式,通过性选择,外化到异性羽毛上。雄性孔雀求偶时竭力抖动展开的羽毛,那样子很象是一棵果实累累的小树。那是因为孔雀对浆果的嗜好造就了相应的美感功能的产生,于是变异了的带有与浆果形状相类似的羽毛的雄性便赢得更多雌性的接近,从而产生更多的后代。天鹅的羽毛就不象松果,而象是微风吹拂的湖水水波。天鹅最喜欢的环境是什么?不正是微波粼粼的湖面?
西双版纳的蝴蝶谷让人流连往返,而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的故事更是震撼人心。 蝴蝶的求偶就是一种展示美的惊心动魄的过程。在求偶的过程中,雌蝶当然是选择那种翅膀色彩艳丽和好看的雄蝶。而且蝴蝶的这种美丽并非以人的眼光作为取决条件,而是以蝴蝶自己的审美目光来选择。年轻的雄性蝴蝶翅膀不仅大,而且色彩鲜艳。由于能反射紫外光,雄蝶的翅膀更呈现出美轮美奂,五光十色的色彩。但随着年龄的增加,雄蝶的色彩越来越黯淡。凭着这一点,雌蝶就能选择年轻而漂亮的雄蝶。蝴蝶的求婚就是选美和选择强健蝴蝶的过程。这样,它们的后代才会强健和美丽,经得起严酷环境的考验和淘汰。
围棋之美体现在哪里?
围棋的简洁之美
如果让我列举的话,首先映入脑海的就围棋的简洁之美。
在世界上所有的智力游戏之中,围棋规则是最简洁的,而且几乎是自然而然,本该如此的。我也喜欢下象棋、国际象棋,但是马走日、象走田、王车易位等繁冗的规定人为斧凿痕迹太重,初学时经常犯错。而围棋规则基本没有硬性的规定,都是生活中的常识。一人一手,轮流落子,体现了公平;气尽棋亡,死子提掉,揭示着生命的规律;两眼做活,禁止自杀,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每条规则都很容易理解接受,即便是其中的的特例“打劫”隔手提,也并非生硬强加,而是体现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没有人能长生不老,一局棋也必然有始有终。
在大自然复杂的表象下,隐藏着本质的简单,大自然的基本设计表现出简单的美, 爱因斯坦说“科学之美在于简洁”。最典型的例子是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E=mc2,它深刻地揭示了微观、宏观、无数质能变化的规律,一个简单的公式竟然揭示了宇宙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 物质构造与运动形式常常采取最简单的方式——原子复合组成物质,光沿着直线播射,行星或抛物体则沿着最平常的曲线(圆、椭圆、抛物线)运动。 牛顿早就主张把简单美作为衡量科学研究成果的一种标志。简单、简洁、简约,并不是低标准的要求,而恰恰是高标准的要求。
在抽象的数学世界中,简洁性和优雅性的要求几乎是压倒一切的。例如,取得普遍的久远的统治优势的十进制,其简洁性和优美性就十分明显。简单、简洁又是科学的一种美学追求。
在自然界,动植物的生长,也常常显示出天造地设的简洁美、简约美,呈现出某种数学规律。如果你仔细地观察一下雏菊,你会发现雏菊的小花呈螺旋形并按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蔓生。无论你按两个方向中哪个方向计算螺旋数,你都会发现这些数构成一个“斐波那契数列”:1,2,3,5,8,13,21,34,55……它的特点是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是数列中前两项之和。植物不懂数学,它们只是按照自然的法则才进化成这样的。这是自然的一个简约法则:雏菊花冠排列的螺旋花序中,小花互以137度30分的夹角排列,这个精巧的角度可以确保雏菊茎杆上每一枚花瓣都能接受******量的阳光照射。不仅雏菊,葵花子粒子的排列、梨树抽出的新枝,以及松果、蔷薇花、蓟叶等都遵循着这一简约的自然法则。大自然是******秀的设计师,它往往遵循着最节俭、******化的设计来造就天地万物。
围棋的棋子分黑白两色,黑与白是世界上最简单最基础的颜色。黑白最单纯、最醒目,因为在远距离的视觉中,一切中间调子都会消失,简单而纯朴的理解,却最能打动人的心扉。黑白,这两种颜色给人的******印象就是严肃,深沉,内涵”。
黑色古称玄,玄武,就是黑色的四神之一,是一种由龟和蛇组合成的一种灵物。玄还有神秘、深奥、幽远、尊贵等含义,白色又称素色,象征纯洁、朴素。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认为万物都有阴阳两个对立面,以阴阳来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阴阳的对立和统一,是万物发展的根源。围棋中的黑子与白子象征着太极图的两仪。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阴阳消长,万物生焉。看似简单的棋子,竟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围棋是简洁的,但如果你因此得出结论,认为下围棋是简单的,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就像世界上没有任何两片树叶是相同的一样,围棋也是变幻莫测的。千古无同局,围棋的变化之繁,没有任何一种游戏可与其相提并论。纵横十九道,三百六十一个交叉点,按照落子的顺序排列组合的话,有两种估计方法,一是:假设不会出现大家都被提光再从头再来的情况,那么,******步有361种选择,第二步有360种选择,以后的情况大致如此,我们就以361为界,那么变化数是361!,约为10的768次方。另一种估计方法大概是宋朝的沈括老先生首先使用的:棋盘上每个点有黑、白、空三种状态,所以围棋变化数是3的361次方,约为10的172次方,用沈老先生的说法,就是“连书‘万’字四十三”。这虽然也很大,但比起前面的估计值来,小得实在是太多了。
不幸的是,沈老先生的估计方法是错误的。他只考虑了这种种状态,却没有考虑这些状态间的相互关系。就比如数学中的图,沈老先生只考虑了顶点的总数,却忘了把连接顶点的边算进去了。
按照******种估计方法得到的10的768次方又是个什么概念呢?据估计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的总数为10的80次方,这比宇宙中粒子总数还要无数倍的数字对我们来说,又和无穷有什么区别?其实,连******种估计方法都是错误的。围棋真正的变化数,连3的361次方都挡不住,因为围棋过程中势必会出现打劫——也就是双方互相提子的情况,这就导致了哪怕是同一种结局,也可能拥有着无数种完全不同的过程。一旦出现指数天梯,那这个数字有多大已经是不可想象的了。 有人拿围棋和象棋比较,争论哪个更复杂,莫衷一是。从结果看,都是人类极限之外的数字,也就是说,都变化无穷;但从理论上讲,两个“无限”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如果把围棋的变化比作太阳系的话,象棋只是一粒原子而已。
|